南京医科大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8考研初试抢分攻略-5(若内容为空,请手动回复5查看哟)

[复制链接]

52

主题

57

帖子

26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5 11:0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同学】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考研最强队”关注

【老同学】请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本页面内容,谢谢
加微信公众号:kaoyanzqd,每天获得最新考研抢分攻略!每天都有新的收获!2018考研必将马到功成!
[注1#]:后期会不定期推出政治分析题的超级模板。
[注2#]:后期会不定期推出大&小作文的写作秘籍和模板。(包含英语一和英语二)
[注3#]:后期会不定期推出一些秘诀。
[注4#]:考前一周,会在抢分攻略中发布政治超级预测。
[注5#]:利用零碎时间来看看抢分攻略,“边际收益”很高的哦!

[注6#]:输入0可查询关键词索引目录。

[注7#]:输入关键词“专业课”即可查询众筹2018考研专业课课相关事项。
[注8#]:若接收到的微信考研抢分攻略打开后内容是空,请直接输入数字重新查阅。
初试抢分攻略-5(若内容为空,请手动回复5查看哟)
各位学弟,学妹们!
     大家好!
4月上旬开始推送2018考研初试抢分攻略N多猛料预计每2天推送一次!
2018考研已经拉开序幕,更多考研公共课课程请关注微信:kaoyanzqd 考研最强队。
随时关注群消息,每晚定期分享最新公共课资料,如果你觉得我们的Q群好的话,请多多分享给其他同学,也让他们能够获得免费资料,让我们帮助到更多需要的人!谢谢大家!
请大家利用空闲时间多了解下考研的问题,注重细节,细节很重要!
什么是自主划线?那些院校具有自主划线的资格?
 自主划定分数线是2002年开始。国家出台这个政策的原意是让学校自己选择人才培养。具体的方式就是,初试的分数线由各个有自主划线权的学校自己划定,而不用参考国家统一划定的分数线。就是学校根据报考自己学校考生的情况和计划招生的人数来确定分数线。学校确定,定好后上报教育部备案,而不是像以前,等教育部的国家线出来了,在国家线基础上涨多少分予以通过。
 自主划线的学校的分数线都会先于国家线而出。而且基本上都会高于国家线,也不排除有个别学校个别专业会低于国家线。其复试也要比其他院校要早。对于考生来说,这个时间差是很重要的,尤其是那些需要调剂的同学。举例说明,A报考“34所”之一的北京大学,在3月10日知道自己未能达到北大的自划分数线后,就可着手进行调剂,而不是如非“34所”高校的学生要在3月25日前后,知道自己是否能过国家线,方能着手进行调剂。通常情况下,非“34所”高校的学生是不能调剂到34所高校的,不考虑学校实力原因,仅仅是时间上也是来不及的。
34所自主划线的高校名单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
关于211院校的那些事!
211工程(Project 211),是为了面向21世纪,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国政府集中中央、地方各方面的力量,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的建设工程。“211”诞生得比“985”要早一些,1990年开始酝酿,酝酿过程经过国家教委(教育部前身)、国务院、直至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的讨论最终定型,1994年开始启动预审,1996年确定第一批名单,2011年,“211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共有学校112所,不再新增学校。
对于有志于读研的学子来说,需要对“211”这个概念提起重视。这里暂不讨论“211”在复试中的潜在影响,单说直接影响。
(1)在保研(即推免)中,不少高校只接收“211”大学的学生,如《四川大学2013年接收校外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办法》申请条件中就明文规定“学生所在学校原则上应为‘211工程’及以上层次院校”,这样规定的学校不在少数。
(2)调剂中,不少高校只接收“211工程”大学的调剂生,如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的调剂办法中几乎需要校外调剂的专业都要求:学生所在学校原则上应为“211工程”及以上层次院校。
(3)国内的不少顶级大学在招聘教师的时候,虽然大多未明文规定招聘对象的出身,但是据笔者了解不少高校在实际操作中要求本硕博的学校中需要至少一个“211”两个“985”。
211大学名单及分布如下
北京(26所)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 大学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央音乐学院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上海(9所)
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天津(4所)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重庆(2所)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河北(1所)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山西(1所)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1所)
 内蒙古大学
辽宁(4所)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3所)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
黑龙江(4所)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江苏(11所)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苏州大学 河海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浙江(1所)
 浙江大学
安徽(3所)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福建(2所)
 厦门大学福州大学
江西(1所)
 南昌大学
山东(3所)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1所)
 郑州大学
湖北(7所)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湖南(3所)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4所)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1所)
  广西大学
四川(5所)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云南(1所)
  云南大学
贵州(1所)
  贵州大学
陕西(7所)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农林科大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甘肃(1所)
  兰州大学
新疆(2所)
  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
海南(1所)
  海南大学
宁夏(1所)
  宁夏大学
青海(1所)
  青海大学
西藏(1所)
  西藏大学
军事系统(3所)
  第二军医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关于研究生的三助津贴!
高等学校要按规定统筹利用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设置研究生“三助”岗位,并提供“三助”津贴。原则上,助研津贴主要通过科研项目经费中的劳务费列支,助教津贴和助管津贴所需资金由高校承担。
高校要重视助研岗位设置并加大助研津贴资助力度,建立健全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充分调动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积极性。高校要加大基本科研业务费对研究生培养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开展自主研究,并对人文社科、基础学科等科研经费较少的学科给予倾斜支持。
应届生在考研中不能报考的专业!
*应届生不得报考的专业或领域:
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可报名) 。
*专业学位报考:
欲进行专硕考研的同学,请注意参考专业学位类别,以及院校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往届招生简章与专业目录,并及时查看最新信息。

2018考研信息获取的五大平台
一、报考院校的官方网站
招生单位官方网站是最权威的发布本单位招生信息、招生简章、专业信息、导师介绍等信息的平台。其他很多考研、教育网站也会公布同样的信息,但是信息经过了转载,实时性、准确性不能完全保证。所以,考生搜集相关信息必须以官方网站为准。
官方网站有关考研信息会放在研究生院或者研究生部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专栏,一般包括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目、考试大纲等信息。部分招生单位还会公布历年招生人数、录取比例、专业课真题等信息。另外,招生单位各个院系的网站会有研究生专业的介绍、导师的介绍、科研课题等信息。
二、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该网站是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研究生唯一的网上报名平台,也是教育部发布有关考研政策、信息最权威的平台。考生在这里可以查到全国所有招生单位各个专业的相关信息,在报名期间,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和报考院校老师进行交流。
同时,该网站一般在每年四月会发布调剂信息,考生调剂也必须在这里填写相关信息。另外,该网站连接到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简称学信网,往届考生、在职考生可在这里查到毕业证、学位证的编号,而这两个证书编号在网报时是必须填写的。
三、招生单位的论坛
现在大部分高校都有本校的论坛,上面一般有考研板块,里面信息很多,也非常实用。例如:专业目录、参考书目、专业课真题或者怎样得到专业课真题、专业招生的内部消息、复习攻略、导师的个人信息、师哥师姐的信息及复试攻略等。有时候,只言片语、一个QQ号、电话号码、邮箱地址等对于考生来说都非常有用。考生可以经常去转一转,或者直接提问,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在读研究生
在读研究生经历过考研,也对导师及教务老师都很了解,能提供最及时、最实用的信息。所以,建议考生通过各种渠道例如师哥师姐、同学、朋友、亲戚、网友等,尽可能找到所要报考专业的在读研究生,向他们请教、咨询相关信息,并保持良好的关系。
五、各类考研论坛、教育网站等
信息时代,考生一定要学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目前有很多考研网站、论坛等做得相当不错,如文都网校考研。同时,几大门户网站开办的教育频道也值得考生关注。另外,一些资源分享类网站上面也有大量的考研真题、笔记等有价值的资料。
下期的内容主要有:最易找工作的十大专业排行榜、什么是C9?热门高校王牌专业等等
考研最强队考研——大家最喜欢的考研资讯平台
         如果你很喜欢考研最强队考研推送的作品,可以点击右上角把它分享给你的朋友,谢谢。
二维码扫描
点击“阅读原文” 获取考研最强队更多的猛料,干货,模板,秘籍,规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Template by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X3.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